时间:2011-10-08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1)布鲁氏菌病阳性率为0.093%,明显低于同年全国动物0.33%阳性率;2011年上半年全国动物(牛、羊、猪)布病阳性率明显上升至1.69%,其中全国羊阳性率高达2.23%,说明我国布病感染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警醒规模化羊场应进一步做好防控。 (2)弓形虫病阳性率平均为18.75%,其中阳性率最高规模化羊场88.89%,最低5.96%,防控形势严峻。 (3)衣原体病阳性率平均为5.64%,其中阳性率最高羊场为21.94%,最低为0,应引起高度重视。 4. 病原传入和变异加剧,防控难度加大。 (1)国外疫病流行严重,防控不力即可传入我国。口蹄疫A型和O型Mya98进入国内并造成大流行。 (2)病原在环境与机体免疫压力下,不断发生变异,出现新的变异株或血清型,导致疫病流行,甚至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口蹄疫病毒血清型的转变和抗原基因变异,使该病防控难度增加;羊痘和羊口疮病毒基因变异,使其抗原发生漂移,毒力增加,导致免疫防制效果变差。 5. 细菌病危害加剧。 (1)集约化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细菌性疾病明显增多。当前对我国养羊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有羊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梭菌病、羔羊痢疾和羊肠毒血症,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羊支原体肺炎,在饲养密集的规模化羊场发病率很高,死亡严重。 (2)临床滥用抗生素情况严重,导致耐药菌株普遍存在,使临床治疗效果不显著,损失巨大。滥用抗生素还造成畜产品药物残留、产品质量下降、影响消费者健康。 6.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增多,疫情复杂化。临床对发病动物的检测中常发现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情况,多种致病性病毒、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已成常态,给诊断、预防和控制增加了难度,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7. 疫病流行的周期和空间发生变化。 (1)口蹄疫的最早流行周期是5~10年1次,后来发展到3~5年1次,再到每年流行1次,目前是常年散发,发病周期和间隔时间愈来愈短。 (2)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使饲养密度变大,增加了疫病发生和流行的风险。 (3)频繁的贸易流通加大了疫病传播速度与流行强度。 (4)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宠物的饲养量增加,加速了羊疫病特别是人兽共患病的传播。 8. 外来疫病威胁日益严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进出口贸易日益频繁,外来病如小反刍兽疫、痒病、梅迪-维斯纳病 、山羊关节炎-脑炎 、C型和南非Ⅱ型口蹄疫对我国养羊业的威胁日益加重,传入国内的风险日益加大。西藏阿里地区2007、2008和2010年出现3次小反刍兽疫疫情,提示我们对国外来病的防控工作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1. 免疫预防方面存在缺陷。 (1)疫苗选择。 ①口蹄疫、羊三联四防疫苗是羊必免疫苗,国内规模化羊场免疫密度接近100%,防控效果良好。 ②布病、炭疽、羊痘、羊口疮和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及其它疫病为选择性免疫项目,只有受到威胁时才紧急免疫接种,导致这些疫病频频发生。 ③动物生物制品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很少生产甚至停止生产羊用疫苗,部分羊用疫苗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出现一“苗”难求的局面,如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口疮疫苗等严重短缺。 (2)免疫程序。规模化羊场没有根据当地疫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口蹄疫和三联四防疫苗的使用均采用国家推荐的程序,而其它很多疫苗免疫基本上没有经专家认可的规范化免疫程序,全凭经验或感觉进行免疫,使疫病免疫防控效果大打折扣。 (3)免疫效果检测。因经费短缺、技术力量落后、缺乏商品化检测试剂等因素的限制,免疫效果评价一般仅针对口蹄疫,没有对其它疫病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免疫效果不明。 2.科研投入不足,疫苗和检测试剂研发力量薄弱。主管部门对羊病重视不够,使得针对羊疫病的科研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科研力量薄弱, 在羊疫病新型疫苗和检测试剂研究方面落后。 |
上一篇:猪的疫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措施
下一篇:鸭急性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