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1-07 点击: 次 来源:鄂尔多斯市大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当前我国重大动物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据农业部通报,2009年我国发生多起重大动物疫情,新疆、西藏、青海等省份发生了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内蒙古、四川、新疆、湖南、陕西、广西等省份发生了亚洲I型口蹄疫疫情,湖北、上海、江苏、广西、贵州、山东等省份发生了A型口蹄疫疫情,山西省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其中,湖北省武汉市奶牛发生A型口蹄疫疫情,扑杀发病及同群牛9858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发生的亚Ⅰ型口蹄疫疫情,1121头发病牛和同群畜全部扑杀。2009年秋季自治区疫控中心病原学抽检了2870头份畜禽血清,检验结果显示口蹄疫阳性率达4%、猪瘟阳性率达3.6%、猪蓝耳病阳性率达0.4%,可见畜体带毒严重,极易引发新的重大动物疫情。 近年来,我国在不断经受重大动物疫情考验的同时,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等人畜共患病也呈发展蔓延态势。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80%在农村。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现有4亿人感染结核菌,有结核病患者500万人,每年因患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达15万人,超过因其他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内蒙古自治区是结核病的严重流行区,根据1998年全区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区有肺结核病人16.5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4.8万,每年新发生肺结核病人1.5万,平均每月有1250人发病,每天新发肺结核病人40例。据传染病登记报告资料分析,全区每年约有3000多人死于肺结核,约70%的肺结核患者集中在农村牧区。我国是布病疫情严重的国家之一,90年代中期疫情持续快速上升,人间布病成为报告发病数上升速度最快的传染病之一。2008年人间布病报告数和发病率均创历史新高,全国报告病例27767例,疫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河北、陕西、吉林、辽宁、河南、新疆9个省份。我区是布病的历史疫区,20世纪70至80年代,经落实以畜间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曾一度有效控制。但是,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人间布病疫情不断加重,2000年全区人间年报告新发布病人数373例,2007年报告8117例、2008年已达11105例,全区有10个盟市89个旗县有布病流行,居全国各省区布病年报告新发病人数之首位。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赤峰市等地区的所有旗县都有人、畜间疫情。造成人间结核病、布病疫情回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间牲畜及其产品频繁交易,造成畜间布病、结核病疫情出现较大反弹,从而引发人间疫情不断加重。2009年我市奶牛“两病”普查共普查奶牛38418头,检出布病阳性牛1384头,结核病阳性牛558头。 因此,重视和加强动物防疫工作,做到有效防控各类动物疫病,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各级政府值得研究和重视的一个问题。 一、我市动物防疫工作现状 近年来,全市防疫工作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全面落实以免疫为主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措施,充分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强制免疫工作,在扎实完成春秋季集中免疫基础上,加强日常补免,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当”。在春秋季集中免疫结束后,进行免疫专项检查,确保了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实现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等五种强制免疫疫病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的目标,有效地防止了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各级政府积极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高度重视基层防疫体系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强化基层防疫条件,提高防疫人员待遇,保证了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机构改革后,我市成立了市级兽医局,八个旗区分别成立了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市旗两级均建立了动物疫病监测化验室,化验室面积达到1680多平方米,能够完成一般动物疫病的诊断及检测任务。2007年,全市确定聘用907名村级防疫员,市财政专门拿出资金为907名村级动物防疫员每人每年定额补贴2000元,用于养老保险、防疫工资、油燃、通讯费等补贴。各旗区根据财力状况,分别拿出1200-3000元(每人每年)补贴村级防疫员工资收入,再加上收取一定的防疫费用,村级防疫员的待遇等到提高,工作积极性也明显提高。这些措施的落实,极大地改善了我市基层防疫机构条件,解除了村级防疫员后顾之忧,使基层人员真正能够稳的住、用的上、信得过,保持了基层兽医队伍的稳定性,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奠定了基础。 |
下一篇:对动物疫病防控策略的冷思考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