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8-27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茨城病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病毒性的传染病,其特征是突发高热、咽喉麻痹、关节疼痛性肿胀。 本病除在日本最先发生流行外,以后在朝鲜半岛、美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菲律宾也有发生。美国除牛以外,绵羊和鹿也可发生感染。 病原 本病病原为茨城病病毒(Ibaraki vires),属于呼吸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环状病毒属(Orbivims)。病毒粒子呈球形或圆形,内含双股RNA,无囊膜。病毒结构基因产物含群特异抗原和型特异抗原。 本病毒经卵黄囊接种鸡胚(在33.5oC孵化)易生长繁殖并致死鸡胚;脑内接种乳鼠,可发生致死性脑炎。病毒可在牛、绵羊和仓鼠肾的原代细胞和传代细胞上繁殖并产生细胞病变。 流行病学 病牛和带毒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的季节发生及地理分布,与气候条件以及节肢动物的传递密切相关。本病毒是由库蠓 (Culicoides)传播的。1岁以下牛一般不发病。在日本肉牛比奶牛发病多、病情也较重。如取急性发热期病牛血液静脉接种易感牛,可发生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疾病。 症状 人工接种的潜伏期为3~5d突然发高热,体温升高40oC以上,持续2~3d,少数可达7~10d。发热时伴有精神沉郁,厌食,反刍停止,流泪,流泡沫样口涎、结膜充血,水肿,白细胞数减少。病情多轻微,2~3d完全恢复健康。部分牛在口腔、鼻黏膜、鼻镜和唇上发生糜烂或溃疡,易出血。病牛腿部常有疼痛性的关节肿胀。发病率一般为20%~30%,其中20%~30%病牛呈咽喉麻痹,吞咽困难。由于饮水逆出,而呈明显的缺水;常发生吸人性肺炎。蹄冠部、乳房、外阴部可见浅的溃疡。 病变 死亡病牛尸表可见到黏膜充血、糜烂等病变。第四胃变化明显,出现黏膜充血、出血、水肿,有时由于从黏膜到浆膜出现水肿而致胃壁增厚。组织学变化:引起吞咽障碍的病例,食管从浆膜到肌层见有出血和水肿,死亡病例的食管横纹肌形成无构造的玻璃样变,在该部有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增生,咽喉头、舌也发生出血,横纹肌坏死,另外,在肝脏也可发生出血和灶状坏死,以及网状内皮细胞的活化等。 诊断 根据流行季节、临床表现等情况,不难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仍需分离病毒。分离病毒材料,以发病初期的血液为宜。在剖检病例,以脾、淋巴结为适宜,细胞培养可用牛肾细胞、BHK或HmLu-1传代细胞,盲传3代,出现细胞病变。用已知阳性血清作中和试验来鉴定,或用已知病毒与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作双份血清中和试验进行鉴定。也可用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进行诊断。 本病的流行季节、临床表现与牛流行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蓝舌病等有很多相似之处,应注意区别。 防制 患畜只要没有发生吞咽障碍,预后一般良好。发生吞咽障碍的,由于严重缺水和误咽性肺炎,可造成死亡,这是淘汰的主要原因。因此,补充水分和防止误咽是治疗的重点。为此,可使用胃导管或左肷部插入套管针的方法补充水分。也可经此注人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可加入葡萄糖、维生素、强心剂等)。 在日本采用鸡胚化弱毒冻干疫苗来预防本病的发生。在无本病发生的国家和地区,重点是加强进口检疫,防止引入病牛和带毒牛。 |
上一篇:牛流行热的防治(2)
下一篇:牛白血病的防治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