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5月底开始,自福建、广东到江西、湖南部分猪场,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暴发了以高烧持续不退、呼吸急促、全身发红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猪病疫情,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治愈率低。不同地区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均有差异。大部分发病猪场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有些新建猪场甚至母猪死亡率达到30%。山东省自2006年9月份以来,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先后在散养户、小中型猪场也发生了以体温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治愈率低为特征的所谓的“猪无名高热“病。 夏秋历来发生高热病较多,上世纪50~60年代发生过以猪瘟为主的高热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70~90年代发生以皮肤发红为特征的无名高热病,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90年代以来发生夏秋高热综合征,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去年发生的高热病区域广,发病率、死亡率高。2007年3月12日农业部兽医局根据实验室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测和回归动物实验结果将“猪无名高热”的病因定为蓝耳病变异毒株。经过病毒基因序列分析该变异毒株为缺失30个氨基酸的美洲株蓝耳病毒。 有蓝耳病毒(没有变异的毒经典毒株)引起的蓝耳病其学名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该病是1987年新发现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母猪呈现发热、流产、木乃伊胎、死产、弱仔等症状,仔猪表现异常呼吸症状和高死亡率。因发病猪一般表现出耳朵发蓝,故简称蓝耳病。该病可严重影响生猪生产,受感染的种猪场的母猪流产、早产、死胎率可达20%~30%,新生仔猪的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在流行过程中存活的仔猪常常发育不良,且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猪一旦感染了本病,大多数会长期带毒,且难以消灭,可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为免疫抑制病,猪群感染此病后引起猪的免疫抑制,造成免疫应答迟缓。蓝耳病变异毒株其致病性和危害性比经典株更强,造成的损失更惨重,有的已有了深刻的教训,必须加以重视。 流行特点 本病各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尤其繁殖母猪及其仔猪。本病的传染源是病猪、康复猪及临床健康带毒猪,病毒在康复猪体内至少可存留6个月。病毒可从鼻分泌物,粪尿等途径排出体外,经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胎盘传播和交配传播等。卫生条件不良,气候恶劣,饲养密度过高可加重本病发生。 临床症状 本病的症状在不同感染猪群中有很大的差异,潜伏期各地也不一致。短的通常为2~3周,最长可达6~12周。感染猪群的早期出现发热、嗜睡,食欲不振、疲倦、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发病数日后,少数病猪的耳朵、外腹部、腹部及口鼻皮肤呈青紫色,出现败血症,以耳尖发绀最常见。极少部分猪感染后没有任何症状,或症状很轻微,但长期携带病毒,成为猪场持久的传染源。 1.发病猪体温升高至40~42.5℃,精神沉郁。 2.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全群发病,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气喘,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 3.病猪死亡过程快,死亡后多呈败血症变化。 4.病程稍长的病猪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现象,被毛粗乱,部分病猪后肢无力,个别病猪濒死前不能站立,最后全身抽搐而死。 5.部分病猪便秘,同时有呕吐现象。 6.部分病猪流鼻涕,眼结膜发炎、有血性分泌物。 7.发病率高,多在50~80%以上。 8.发病猪群死亡率很高,多在10~30%,部分场达100%。 9.部分母猪在怀孕后期110天左右出现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 病理变化: 1.间质性肺炎,肺部有出血点。肺肿胀、变硬、间质增宽,呈不能萎缩的橡皮状肺。气管充满泡沫或黏液;肺门淋巴结肿大出血明显;部分病猪喉头出血。 2.部分病猪胃部出血,溃疡,结肠及直肠内充满球状粪便,小肠、大肠严重出血,少数小肠及盲肠肠粘膜上覆有糠麸样物质,剥离后有小的溃疡灶。 3.脾肿大、梗死。 4.淋巴结广泛肿大、出血,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和颌下淋巴结。 5.有的病死猪肝脏肿胀,有出血点。 6.部分病死猪肾肿大,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淤血、出血现象,膀胱有大量出血点。 7.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腹腔内有大量黄色积液,有纤维性渗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