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常规饲料在蛋鸡生产中的研究应用 非常规饲料可有效地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饲料转化率、产蛋率、蛋品质等)。如何高效应用非常规饲料,对提高蛋鸡养殖效益、推进饲料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在蛋鸡生产中的研究应用 蚯蚓粉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生长因子,可以加快蛋鸡的新陈代谢,促进营养元素吸收,对提高蛋鸡的饲料转化率、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顾永芬等研究结果表明,用3%蚯蚓粉替代3%鱼粉可提高蛋鸡的产蛋率、降低料蛋比,对蛋形指数影响不大,但对哈夫单位、蛋黄颜色、蛋壳强度和蛋壳重量有明显改善。谢华亮等研究表明,饲粮中蚯蚓液的不同水平对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均未产生显著影响。但蚯蚓液添加量为1%时可以提高105~175日龄蛋鸡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总之,蚯蚓在蛋鸡饲粮中应用是有益的,但饲料中添加蚯蚓粉的最适比例还未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 饲粮中添加黄粉虫饲喂蛋鸡的作用要优于鱼粉饲喂的作用,且黄粉虫具有较高的饲养价值。郑紫薇等研究表明,添加1.0%的黄粉虫组与添加2.0%的黄粉虫组相比,蛋壳强度显著提高。但添加2.0%的黄粉虫组可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强初产蛋鸡的抗氧化能力,且对初产蛋鸡生产性能方面无明显负面影响。郭志有等研究表明,黄粉虫副产物可提高海兰褐蛋鸡的哈夫单位,加深蛋黄色泽,增加蛋壳厚度,从而改善蛋鸡蛋品质。综上说明,黄粉虫在提高蛋鸡的蛋品质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2、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在蛋鸡生产中的研究应用 蛋鸡饲粮中菜籽粕的适宜添加量会对蛋鸡生产性能或蛋品质方面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朱丽莉等研究结果表明,添加10%以下的菜籽粕可提高蛋鸡的产蛋率,降低料蛋比,蛋壳厚度虽变薄,但不会对蛋形、蛋黄、蛋白等产生影响,对生产性能也无不良影响。龙城等研究发现,日粮中分别添加7%、14%和21%的双低菜籽粕,试验期6周,结果不会对蛋鸡的生产性能产生影响;但在14%的高水平双低菜籽粕下,蛋黄颜色值明显减小,说明双低菜籽粕的水平显著影响蛋黄颜色。这可能与饲粮中脂肪的种类、品质、数量及其氧化状况影响着色相关。 棉籽粕被广泛用作蛋鸡饲料原料,可取代部分大豆粕。棉籽粕中的棉酚与铁结合,蛋鸡摄入后相互作用,可改善蛋黄颜色。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添加6%的棉籽粕作为蛋鸡蛋白质来源会改变蛋黄颜色、增加蛋壳厚度,而棉籽粕中的棉酚可能会引起蛋黄变粉红色或棕色。Wang等研究发现,在日粮中添加20mg、70mg、120mg、170mg/kg不同水平的棉籽粕,持续饲喂14周,结果表明棉籽粕对产蛋量、平均蛋重、蛋白高度及蛋形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Qi等发现,在蛋鸡日粮中棉籽粕的添加水平不宜超过6%,否则可能会产生“橡皮蛋”和“粉红色”鸡蛋白的问题。这种硬熟橡胶蛋黄质地奇异主要与硬脂酸含量增加和油酸含量降低,以及蛋黄pH和磷脂的降低有关。 3、能量饲料在蛋鸡生产中的研究应用 木薯粉作为玉米饲料的替代品广泛应用于肉鸡行业,在蛋鸡行业中使用较少。据报道,木薯粉可以完全替代蛋鸡日粮中的玉米,不会影响蛋鸡的健康。Anaeto等研究发现,用高比例的木薯粉替代玉米,对蛋鸡的产蛋量无显著影响。Ogundeji等在日粮中添加36%的木薯粉,蛋鸡产蛋量虽无明显变化,但蛋品质方面改善明显。Akinola等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木薯粉的水平逐渐提高,鸡蛋产量也会增加。Smith用木薯代替50%的玉米,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和鸡蛋质量也无不良影响,且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叶黄素来克服蛋黄色素沉着的减少。 蛋鸡日粮中添加米糠是有益的,米糠价格低廉,有利于蛋鸡业的发展。Samli结果表明,饲粮中米糠的添加量可高达10%,且不会对产蛋性能、蛋品质和消化器官产生不利影响。Safamehr等研究发现,用5%、10%和15%不同水平的米糠饲喂给30至42周龄的海兰蛋鸡,发现米糠水平对母鸡产蛋量、采食量、蛋黄指数、蛋壳重量、蛋壳厚度、哈夫单位均无显著影响,对蛋黄胆固醇水平也无不良影响。而Habibollahi等报告称,在日粮中添加25%的米糠会提高海兰蛋鸡的鸡蛋重和蛋黄重,但鸡蛋的胆固醇浓度下降,产蛋量降低,这可能是因为鸡蛋重量的增加弥补了产量的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