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达人

浑身泥土味的动物疫病防治专家——鲍国连

日期:06-24 作者:张梦月- 小 + 大

作为浙江省畜禽新品种选育协作组首席专家,鲍国连的手机里有一张珍藏的照片:他和项目团队成员翁巧琴、刘燕等人,围着一只肥嘟嘟的兔子,兔毛纯天然青紫蓝色,皮毛看起来顺滑柔软。这是省农科院联合余姚欣农兔业有限公司、扬州大学等单位,经过12年产学研合作,在2022年培育出的我国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彩色獭兔新品种“甬青獭兔”。这只兔子填补了国内彩色獭兔品种的空白。

“獭兔是皮肉兼用兔。近年来,优质獭兔皮的需求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尤其以青紫蓝色獭兔皮最为名贵,价格是白色獭兔皮的3倍以上。”谈到甬青獭兔的诞生,鲍国连讲起了一个小故事——

2000年,世界兔业科学大会在西班牙举行。会上,法国科学家带来了培育的彩色獭兔新品种。“我们带队去商谈引种,结果吃了闭门羹,对方说‘一只都不出国门’。”回国后,鲍国连和团队下定决心自主研发。从2010年正式立项开始到2022年产学研合作成功,整整经历了12年。

在鲍国连钻研兔业的10多年间,重点围绕家兔多发的呼吸道传染病、皮肤真菌病和流行性腹胀病,他带领团队研制出快速诊断技术、高效疫苗和治疗药物,对主要传染病和皮肤真菌病防治有效率达87%以上;筛选了治疗流行性腹胀病的有效药物,遏制了该病在国内的蔓延。建立的家兔生物安全综防新技术,已被推荐在全国推广应用。“使用这套安全综防新技术,兔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了一半以上。”鲍国连说。

再过几个月,在新一届世界兔业科学大会上,我们将听到来自鲍国连团队的声音。“巧的是,今年的大会又在西班牙举行。24年间,从曾经想‘引进来’到如今‘走出去’,见证了我国家兔健康养殖产业的提升,更是科研团队勇攀高峰、不断前行的实证。”

既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又要有坚定信念,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沉稳的信念才能收获成果

尽管因为年龄原因不再像年轻时一样天天和畜禽“泡”在一起,但在鲍国连的心里,始终记挂着和他打过交道的养殖户。

此前,在他担任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期间,为了方便农民上门咨询,所里专门腾出两间房子,成立了省畜病诊疗中心,免费为农民送来的畜禽看病。

“养殖户非常信任我们,有时候天不亮,就有农民挑着病死的猪、鸭、兔,坐几个小时汽车赶来,为的就是让兽医专家下个结论。我当所长的时候,立了个不成文的约定,农民来看病,一律不收钱。”

不仅免费,养殖户口中的“鲍老师”,还会带着他们到食堂一起吃饭。同时,所里设立了专门的“科技兴农”经费,主要用于成果推广、公益服务等工作。

在不少同行眼里,鲍国连是个“卷王”——他常说:“幸好有这么多的节假日和双休日,我可以利用它们开展研究。”37年来,从年轻的研究人员成长为管理者,再忙再累,“走下去”始终是他坚持在做的事。鲍国连带着所里的党员服务队,深入海盐养殖户的兔场进行兔呼吸道疾病、真菌病的预防治疗;率领团队到嵊州、余姚、文成等地及四川、山东等省开展养兔科技培训与生产指导……在浙江对口帮扶工作中,他以科技助力浙江长毛兔在贵州普安县推广,成为了当地精准扶贫的支撑产业之一。

对于科研工作的“交接棒”,鲍国连未雨绸缪。“人才是第一资源,浙江向来十分重视人才工作。尤其是研究所,想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服务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就要不断注入科研新鲜血液。”在谈到对后备人才的要求时,鲍国连说:“既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又要有坚定信念,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沉稳的信念才能收获成果。”

“跟着鲍老师做科研,他会给我们一个相对自由的探索空间。”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黄叶娥入所6年,在鲍国连团队中主要参与中兽药对细菌病防控的相关课题研究。“畜牧业和民生息息相关,鲍老师非常注重科研工作和生产紧密结合,直到现在我们还保留着进所第一年下到猪场、生物制品厂见习的规定。”黄叶娥说,“他也非常看重‘走出去’,常常鼓励我们多出去作报告,多和国内外同行交流。”

鲍国连这些年撒下的“种子”,正在开花结果——从2022年开始,他的团队中培养出了一名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名省农科院高层次人才和青年英才。

和农业科技“结缘”半生,鲍国连还时常会想起年少时摸黑去寻找兽医的那个夜晚。从一个人走在磕磕绊绊的村道,到一群人探索光明的科研道路,鲍国连步履不停。

上一篇:王成:35年坚守畜牧一线 做一名动物中医

下一篇:董伟:兽医化身破案“侦探”去养羊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