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兽共患病

肝片吸虫病的病原症状诊断与防治

日期:12-27 作者:佚名- 小 + 大

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肝片吸虫,寄生于人和动物的肝脏胆管中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肝片吸虫病在我国分布很普遍,该病在多雨年份时常流行,干旱的年份显著减少。在潮湿、沼泽地放牧往往引起地方性流行,可造成牛、羊等牲畜大批死亡。

绵羊和山羊对肝片吸虫最为敏感,其次是牛。对幼畜比成畜危害更为严重。人体感染往往是喝生水、食生菜所致。

一、病原体

肝片吸虫有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两种。

肝片吸虫新鲜虫体呈棕红色,雌雄同体,成扁平叶状,前部宽于后部,前端伸展呈圆锥状突出,称为头锥,后有一对阔肩,口吸盘在虫体前端呈圆形,腹吸盘大于口吸盘在肩的平行线上,肝片吸虫虫卵呈椭圆形,淡黄色,一端有盖;大片吸虫与肝片吸虫的区别在于前者前端无显著的圆锥突出,虫体的两端几乎成平形,后端不缩小,虫卵呈深黄色。肝片吸虫大部分虫体长20~25毫米,宽8~13毫米。

二、感染途径

肝片吸虫成虫在牛、羊胆管内排出的虫卵随粪便排到体外,在适宜温度下发育为毛蚴;毛蚴在水中钻入中间宿主椎实螺的体内,并逐渐发育为胞蚴、雷蚴;雷蚴继续生长变为尾蚴。

肝片吸虫幼虫期在椎实螺体内进行大量的无性繁殖,一个阳性螺可以逸出600~800个尾蚴。尾蚴在椎实螺体内发育50~80天后离开螺体在水中游动,经数小时后脱掉尾巴,形成囊蚴,具有感染性。囊蚴的抵抗力很强,在潮湿无日照的条件下,可生存6个月还保有感染性。

家畜饮水或放牧时吞食囊蚴而引起肝片吸虫感染。

三、感染症状

肝片吸虫的感染季节多在夏末和秋季,于翌年的春季表现出明显的症状而发病,急性者当年秋季即发病。我国北方牧区由于气候回暖较迟、雨季延后,畜群感染多在秋季。

肝片吸虫感染牛、羊等动物后分泌毒素渗入动物血液中,溶解其红细胞,具有溶血作用。同时虫体摄取宿主的营养成分,引起宿主营养状况恶化,生长发育受阻,生产能力下降,危害性很大。

羊大量急性型感染症状表现为下颌、胸、腹下水肿,病羊贫血、消瘦、畜体衰弱、共济失调、卧地不起、精神不振、食欲废绝、体温升高、肝区触诊敏感,也有咳嗽和腹泻者,因肝片吸虫分泌毒素的刺激有的引起神经症状,通常因肝炎、腹膜炎在几天内快速死亡;羊慢性型感染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病羊渐进性食欲不佳、黏膜苍白、出现贫血,被毛粗乱、眼睑、胸、腹下水肿,体质消瘦、衰弱,腹泻和便秘交替发生,连绵不绝。

牛感染的症状与羊的相似,但多为慢性型,患畜消瘦、食欲不振、被毛粗乱、奶牛泌乳量下降、耕牛耕作能力降低,孕牛往往发生流产,犊牛还会出现周期性瘤胃鼓胀、前胃弛缓、下痢等症状。牛感染严重的,最终会因衰竭而死亡。

四、病理变化

感染初期患畜发生急性肝炎,肝脏病灶中有暗红色凝固的血液和很小的虫体,多时可达千条以上。肝片吸虫幼虫期穿破肝表膜引起肝损伤和出血,其他器官因幼虫的移形出现浆膜和组织损伤。肝包膜上有时有纤维素性薄膜,腹腔中积有大量血液。

感染后经过2~3个月发生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肝组织有淡白色索状瘢痕、胆管壁发炎、粗糙、肥厚、壁变硬呈索状突出于肝表面。常在粗大变硬的胆管内发现虫体和磷酸盐的沉积,肝实质变硬。

在严重发病的肝脏中往往找不到虫体。轻度感染时,可看到胆管炎及间质性肝炎,在胆管中有虫体,黏膜苍白、血液稀薄。虫体的刺激使胆管壁增生,可造成胆管阻塞,引起肝实质变性、黄疸等。

上一篇:解密人畜共患病防控

下一篇:浙江突发1例人禽流感病例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