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非瘟背景下猪场生物安全体系落地方案

日期:06-20 作者:佚名- 小 + 大

猪场生物安全四级屏障示意图

四、猪场生物安全工具

从传染三角入手,直接进行传染源的检测剔除,针对传播途径的各种消毒措施,以及针对易感动物的抗应激,增加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都对于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落地建设十分关键。

从我国非瘟暴发以来,具有非洲猪瘟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能力的实验室似乎成为规模化猪场的标配,一般在猪场半小时车程之内的地方。无论从针对强毒力毒株进行的病原的检测监测和鉴别,还是针对潜在弱毒力毒株的各种病原和抗体检测工作,都经历了不断的发展。我国病原检测大致经历了以下的阶段:

1、混乱:最开始未批准的各种试剂盒,质量参差不齐,大家会倾向于高价进口试剂盒;

2、标准:农业农村部组织病原抗体试剂盒评审,规模化场的实验室也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相关的试剂盒经过淘汰后,逐渐标准;

3、自研:为了降本,很多企业自研自己使用的检测方法;成本降低的情况下,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灵敏性,特异性,稳定性等存在很多问题,有些规模化猪场通过代工或者议价等形式和一些试剂供应商形成了新的平衡;

4、提升:一些新的技术不断涌现,例如在核酸检测方面,以MAOPA?技术为代表的磁珠介导的一体化聚合酶扩增技术;抗体方面用于抗体检测的荧光抗体检测技术,值得关注和尝试。具体临床效果还需进一步的评估。

消毒作为猪场生物防控重要的一环在临床执行中有较大的问题。例如,以杀灭细菌作为消毒评价指标;使用不可降解核酸的消毒剂,却以PCR检测作为效果评价标准;未经充分清洗或无法洗净情况下混用酸性和碱性消毒剂;不去污、不沥水;水质差,影响消毒效果;不考虑消毒剂的时效性;不关注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及其残留。那么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在剂量时间管理的基础上,格局临床场景进行特殊的应对和处置,从生产管理角度减少人车物猪等的进出频次,每一次跨越不同生物安全层级,进行合适流程,充分而且足够时间的多级处置,可以从消毒处置上面管理好猪场生物安全。

非特异性免疫能提升猪只的感染阈值,从一定程度上提升猪只的抵抗非瘟的能力,但是如果遇到了大剂量直接接触病源时,还是有所限制。针对非洲猪瘟的特异性的免疫提升,一直是人们探索和追求的目标。距国外第一次报道ASF已经一百多年了,超过数百篇文章对非瘟疫苗的研发进行了报道,但是ASF似乎成了养猪业的一种“癌症”,难以从特异性免疫方面被攻克。到目前为止,除了越南短暂批准了非瘟疫苗的临床使用,尚未有其他非瘟商业化疫苗的报道。

上一篇:揭秘富硒鸡蛋 多为营销鼓吹的噱头

下一篇:肉羊防洪抗病应急技术要点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