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达人

刘爱巧:专注蛋鸡养殖三十五载,解决我国蛋鸡自主卡脖子难题!

日期:11-24 作者:佚名- 小 + 大

她是中国最懂蛋鸡的人之一,耗十年时间培育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蛋鸡品种——“京红1号”,打破外国封锁,让中国的鸡蛋产量迈上新台阶。从业35年来,她敢啃硬骨头、勇于转型与创新,并将为提升行业发展继续奉献年华。由北京市委组织部指导并策划,北京广播电视台承制的全国首档聚焦人才的纪实节目《为你喝彩》,带您走近蛋鸡行业的“鸡妈妈”——刘爱巧。

坚守初心,破解行业发展难题

中国是养鸡大国,也是鸡蛋消费大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居民一年要吃掉4000亿枚鸡蛋,仅北京这座城市,一年的鲜蛋消耗量就达到50万吨。因此,只有培育产蛋量更高的蛋鸡,才能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峪口禽业种鸡研发负责人——刘爱巧,深耕蛋鸡养殖行业三十五载,她培育出的蛋鸡品种,平均每只鸡的年产蛋量可达330多枚,大幅度提升了中国的鸡蛋产量。因刘爱巧在我国蛋鸡养殖行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她先后于2017、2019年分别获得首都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而这些荣誉的背后,饱含了刘爱巧三十余年的创新与坚持。

1987年,21岁的刘爱巧从张家口农业学校畜牧专业毕业,因成绩优异,被分配至北京平谷的峪口鸡场,从此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凭借过硬的知识储备以及不服输的精神,刘爱巧进行了上百次的配比试验,研发出我国首款用于蛋鸡的颗粒饲料,填补了我国蛋鸡养殖颗粒料的空白,这种勇于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研态度也为蛋鸡育种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创新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作为世界蛋鸡养殖大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的蛋鸡种源绝大部分依靠国外引入,经常受制于人。为摆脱依赖进口的现状,刘爱巧毅然扛起重担,立志要让蛋鸡培育技术早日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中,走自主创新之路。为此,她带领科研团队进行品种研发,力求解决“卡脖子”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刘爱巧率领科研团队历经十年磨砺,成功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个蛋鸡新品种京红1号、京粉1号,这两个品种的蛋鸡单只鸡年产蛋高达330枚左右,赶超了国际水平。打破了国外育种公司对我国蛋种鸡业的长期垄断,彻底扭转了中国蛋种鸡业“洋鸡”一统江山的局面。

从2009年“京红1号”推广上市开始,刘爱巧带领团队在育种研发道路上一直前行,并影响了一批养殖企业、科研单位加入到蛋鸡育种研发的行列。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自主培育获批上市的蛋鸡品种13个,推广数量占到我国蛋鸡养殖总量的70%以上。

科技助力,建设智慧产业链

育种研发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劳永逸,它需要一代又一代创新研发力量投入其中,才能不断为我国蛋鸡养殖行业添砖加瓦。2012年,在刘爱巧一手筹办下,峪口研究院成立,到目前已经形成由8名博士、60余名硕士领衔的研发团队,为育种持续创新研发提供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撑。

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影响下,2015年4月,刘爱巧顺势而为,带领17位IT精英,开始了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产业转型的尝试。经过不断探索,团队推出蛋鸡养殖行业首个数字化平台--“智慧蛋鸡”,自2016年上线测试,经过近6年的不断完善,目前平台注册用户超过17万,覆盖我国60%以上蛋鸡养殖户。

智慧蛋鸡平台已具有“汇资讯、会养鸡、惠交易”三大核心功能,实现了养殖技术、生产技术、疾病诊断等产业互联,为养殖户解决行业从供应到养殖再到销售全过程的难题,让其足不出户就能“快乐养鸡、轻松买卖”。未来,刘爱巧还希望能够深入变革,运用区块链概念精准捕捉市场风向标,发现并解决养殖户买与卖的难点及痛点,用科技助力产业链建设。

刘爱巧深耕蛋鸡养殖行业35年,不断地辛勤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从养好鸡、育好种到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她一直坚守行业一线,为产业自立自强发展贡献力量。本周三(11月24日)21:59,北京卫视《为你喝彩》带您走进蛋鸡行业的“鸡妈妈”——刘爱巧。

上一篇:谯仕彦院士的艰难求学路

下一篇:河北省畜牧青年学术英才——付艳芳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