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饲养精准管理技术:基于三维模型和多源图像融合计算的畜禽体况评估,估计体长、体高、体积、体重、体温等数据,对个体体况参数进行计算估计,反馈饲喂策略。对饲料配方进行精准分析,进行饲料配方的动态优化,需在饲料原料种类复杂化,饲料营养精准化,原料饲料添加剂有机化、减量化等方面不断优化。并搭建深度学习模型和试验平台,通过随机梯度下降、动态学习率等方法优化训练过程,构建饲料原料与营养评价的关系。 畜禽疫病防控决策技术:进行畜禽疫病与异常健康状况智能传感采集,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患病或异常畜禽动物的诊断效率、缩短诊断周期、降低畜牧养殖中人工巡检劳动力。还能进行畜禽养殖免疫计划智能化提醒,综合应用信息技术,集成防疫管理、检疫管理、病症管理、报表管理、数据管理等,构建出动物防疫检疫一体化的智能免疫养殖数据管理系统,并收集疫苗种类、用药用量和免疫做法,给出每栋舍、每批次的防疫工作计划,并根据生产性能、养殖特征和实验室检测的数据信息进行自适应式的智能化调整与智慧化提醒。 智能畜牧管理平台技术: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在畜牧全产业链的集成应用。围绕环境、饲喂、疫病、行为分析、育种、废弃物处理等核心业务,实现数据之间互联互通、共享共建,解决畜禽养殖需求,提高动物福利。 5、智能畜牧发展方向 刘强德提到,智能畜牧未来的发展方向,农信互联在猪联网5.0中已经解释的非常清楚了。 以智能传感器、区块链技术为依托,构建包括养殖环境感知、个体信息监测、养殖流程数据收集、物流运输和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采集的畜牧产品全产业链信息非接触原位感知技术;以数据挖掘、融合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手段,统一接口标准协议、汇聚分散异构数据、整合多源信息系统,研发海量数据挖掘模型,实现数据智能分析决策、产业服务和业务管理;围绕种畜禽监督管理与遗传评估、饲料行业管理、畜禽生产监测预警、奶业质量安全追溯、产品交易流通等日常业务办理的电子化、高效化,建立和完善畜牧业监测预警公共信息平台。 6、新基建的大机遇 新型基础设施面向现代化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支撑数据的感知、连接、汇聚、融合、分析、决策、执行、安全等各环节运行,并提供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领域结合,为新技术新模式深度融合与系统创新创造了条件,带动社会经济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和高质量发展。 刘强德提到,畜牧畜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基建的大机遇,国家很多部委和省市都推出了新基建项目的引导,所有农牧企业一定要抓住这轮新基建的机遇,来助推和提升产业的发展。 “老基建对农牧业来说是土地、机械和设备,新基建对农牧业来说就是融入了智能化的元素,农牧企业可以多跟农信互联这样的畜牧业智能化服务平台合作,去申报新基建的项目。” 7、品牌战略新机遇 畜牧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最后面临的最大的机遇就是品牌。刘强德认为品牌不仅是终端产品,还包括品种、饲料、动保等畜牧全产业链。而畜牧产业品牌的当务之急主要是解决消费者的信任危机。产品很优秀,传播很努力,如何让消费者信任? 刘强德认为,应该建立产品的追溯体系。但传统的追溯体系无法解决消费者的信任危机,而是需要通过基于大数据(Bigdata),以区块链技术(Blockchain)为支撑的追溯体系。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多点分布式记账,不可篡改等特点,实现了多方共同记录溯源信息,消费者可查询验真,并且可以实现保证商业隐私的同时,支持全流程交易历史记录的审计、回溯。 借助区块链溯源技术,实现从供应链首站到消费环节对产品最小包装的闭环追溯管理。所有的数据一旦记录将不能被篡改,依靠加密手段从根本上消除人为因素,从而实现责任主体有备案、生产过程有记录、主体责任可追溯、产品流向可追踪、风险隐患可识别、危害程度可评估、监管信息可共享。 他提到,行业还要建立智能农牧的生态体系,链接硬件设备、产业互联网系统构成的智能种养殖管理系统、(屠宰)加工系统、物流运输监管系统、园区管理系统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溯源系统,最终构建出一个种养殖环境舒适、个体生长健康、管理精细高效、产品安全放心、各环节可追溯、消费者信任的生态体系。 最后刘强德总结,智能畜牧,未来已来,精细化管理一定能实现;数据是最终驱动力,未来掌握更多数据的企业或平台在行业内将更具话语权;要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让农牧品牌“飞起来”。 |
上一篇:新发展格局下农村电商如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