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达人

猪场里走出“全国十佳农民”——杨光平

日期:09-27 作者:刘志真- 小 + 大

9月22日是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2020年度“全国十佳农民”揭榜,平潭企业家——福建阳光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杨光平名列其中。
在28年拼搏奋斗的岁月里,杨光平完成了农民到农民企业家的身份转变,走出了经验可推广、模式可复制的“全国十佳农民”风采。
立志 退伍军人变“猪倌”
杨光平与猪“结缘”,要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说起。杨光平从部队退伍归来,一段驾驶员的工作经历让他产生了集约化养猪的念头。
杨光平告诉记者,当时平潭还没建大桥,岛上生猪全靠岛外供应,不仅肉价高,到了台风季节,轮渡停摆,更是“一肉难求”。驾驶员的工作,使杨光平常有机会前往福州出差,每到这时,亲朋好友总是托他帮忙捎点猪肉回来。然而,脑袋灵光的杨光平并不满足当个“猪肉代购”,他有了新的想法。
“当时生猪集约化养殖在平潭还没有人做,我要做平潭集约化养猪第一人,改变平潭‘一肉难求’的历史。”抱着这样的念头,1993年,还是个门外汉的杨光平,一头扎进了养猪行列。
然而,外行人想赚到内行钱并不容易。平潭是个海岛,生猪养殖技术缺乏。刚开始,杨光平租借了100亩地,从外地引进200多头猪苗,由于经验不足,不少生猪病死,投资亏了大半。杨光平不认栽,又借了钱往猪场里投,1993到1996年短短四年时间,杨光平亏了几百万元。
九十年代,平潭隧道和航运业很吃香,不少亲戚朋友劝杨光平换个行业干。“部队的从业经历,培养了我坚韧刚强的意志,我立志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起来。”杨光平告诉记者,摒弃了“这山看着那山高”的想法,他总结了失败的经验,又再次筹备资金,引进新美系二元母猪、聘请了专业技术团队和兽医。1998年,养猪场母猪存栏1000头,年出栏商品猪20000头,杨光平还清了债务,企业开始走上稳步营收的道路。
创新 生态养殖结硕果
“企业运转了起来,如何可持续地发展下去。”这是杨光平最关心的事。
“传统养猪模式对环境污染大,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猪粪便处理不当,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杨光平说,2003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他在野鹅山租赁了1500亩地,成立福建阳光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于是,在这块土地上,杨光平开始了生态循环养猪的探索之旅。园区内,不仅仅盖起了猪舍,同时还建起了沼气池、有机肥厂、木麻黄林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形成了“猪-沼-果-蔬-林”综合开发和良性循环的现代农牧生产新模式。如今,走进园区,各色瓜果蔬菜一应俱全,要不是蔚为壮观的成排猪舍,记者也难以通过周遭景致,发觉这是个圈养着10万头猪的生产基地。
“今年6月,我们全面升级改造的有机化肥厂建成投用了。”杨光平告诉记者,他们还引进了高温发酵处理新技术,通过对猪粪便进行无害化、资源化、肥料化处理,生产出高效环保的生物有机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如今,园区单月有机化肥产量由以往的5000余吨提升至1万余吨,不仅满足了园区内的化肥供应,剩余部分还能销往市场,有效地减少了粪便污染,又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生态养殖理念不仅使得园区环境得到改善、提高经济效应,更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避免了关门停产的不幸。“近年来,平潭对畜禽养殖进行大力整治,200多家存在污染问题的养殖场被一一关停,全区只剩下两家养猪场,阳光生态农业便是其中一家。”杨光平说。
探索 企业管理门道多
杨光平告诉记者,除了有养殖新技术,要把企业做大做强,还需要有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
“养殖要吃技术饭,技术好不好,关键看人才。”意识到这一点,杨光平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花了大力气。“我去了全国各地的养猪场,不仅学技术,也学习管理模式。”杨光平说,如今他的养殖技术团队设有厂长、区长、技术员、防疫员等多个岗位,更聘有各大高校的教授,为生猪养殖保驾护航。
光是引进人才还不够,养猪场工作环境封闭,要想留住人才也是个考验。副厂长苏全民是个安徽汉子,在杨光平的养猪场里待了17年,主要负责繁殖区的技术工作。“刚来猪场时,能繁母猪的数量只有1000头,如今已经发展到了上万头。”苏全民说,公司发展好、工资高、待遇也好,大家都愿意留在这里。
不仅是留得住人,企业发展还要搭建科学的制度体系。“大企业小管理很容易导致企业运转脱节,发展壮大企业,要从小型农企家庭关系网式的企业管理运营模式走出来,要用制度管理打造企业文化。”杨光平说。
2018年、2020年,企业先后遭遇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作为实验区生猪供应的主要企业,稳产保供任务艰巨。“面对疫情,我们迅速建立起了三道防线,实行全封闭的人员管理和生产管理,杜绝外来车辆、人员接触园区,内部人员一律不准请假、不准外出,园区每天做到场内、场外消毒消杀,保障生活生产安全。”杨光平说。
在杨光平的带领下,福建阳光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被指定为国家生猪活畜储备基地、国家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并入选福建省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专注于养猪这一件事情,让平潭百姓吃上安全的新鲜猪肉,这就是我这个‘猪倌’该做和想做的事。”杨光平说。

上一篇:鲁永胜:滩羊养殖户的幸福生活

下一篇:杨旭:上海修车学徒 返乡当起猪倌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