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医图谱

奶牛非传染性蹄病的防治(图)

日期:06-20 作者:佚名- 小 + 大

二、蹄底溃疡

(一)发病位置:

1、蹄尖三角区(位置5)

2、蹄底区(位置4)

     (二)特点及发病原因:

1、蹄底下部的真皮坏死,局部不再形成蹄 底角质 。

2、明显的点部位有瘀伤且形成溃疡孔 。

3、蹄内组织凸起,流露在外,非常疼痛 大多发生在后蹄 。

4、病牛体内内毒素和组织胺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还有长期不修蹄(两趾负重不均)。

5、物理压力;产犊、疾病或日粮更换时奶牛生理和代谢改变。

(三)防治方法:

1、通过优化营养,改善牛体健康,降低发病率,增加牛体免疫力。

2、修出合理的蹄形,减轻压迫性创伤,提升治愈率。

3、将蹄底分层的角质全部削除,(注意保护真皮和蹄外侧壁负重边缘)

4、严重蹄骨脱落的牛只,需将蹄骨和坏死组织清理干净。

5、创面一定再消毒处理后,用蹄力健包扎。(注意防水,三天后复诊。)‍

三、蹄叶炎

(一)发病位置:

1、蹄角质层内部真皮层(位置7蹄壁区内部)

2、蹄壁远轴外侧区(位置8内部)

 

(二)特点及发病原因:

1、过食性叶炎过多的给予精饲料和肥育用配合饲料,饲料突变或偷吃精饲料等引起瘤胃酸中毒时,瘤胃内的异常发酵引起大量乳酸和组胺形成,作用于分布在蹄组织上的毛细血管,引起淤血和炎症,刺激局部神经而产生剧烈的疼痛。

2、产性蹄叶炎多发于牛分娩后1周内,由于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引起蛋白质异常分解,产生的以组胺为主的炎症产物被吸收,引起与上述相同的病变。

3、负重性蹄叶炎由于长途运输,在坚硬的路面和石头铺的凹凸不平的路上行走以及坚硬的牛床上长时间的起卧等,蹄底受到剧烈的机械性损伤而引起。

4、过敏性叶炎由预防注射、全身性光线过敏症、化脓性疾病以及多发性关节炎引起。

(三)防治方法:

1、加强修蹄管理保证全年普修2-3次。

2、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消除病因解除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蹄骨转位为主。

3、加强全混合日粮的制作水平,和饲喂管理防止奶牛舔舐大量精料。

4、日粮调整要有过渡,突发性的换料更改配方会引起亚临床性蹄叶炎。

5、日粮中添加矿物及维生素的使用,会改善牛蹄健康状况。

6、定期蹄浴有著改善蹄叶炎病发率。

7、定期步态评分观察牛蹄生长状态和健康情况。

8、加强对产前阶段和产后母牛进行充分运动。‍

四、蹄底出血

(一) 发病位置:

1、两趾蹄底均可发生蹄底出血(位置1-6)

2、容易诱发蹄底溃疡、蹄尖溃疡、和白线病、严重会形成双层蹄底。

(二)特点及发病原因:

1、蹄底过薄,过度磨损、过度修蹄。

2、通道地面粗糙,牛舍离奶厅较远。

3、长时间关胫夹,强迫性的站立。

4、牛舍地面老化,舒适度差。

5、卧床管理制度差,卧床率低。

6、亚临床性蹄叶炎导致蹄底真皮出血。

7、修蹄时不削蹄凹槽(蹄弓)

上一篇: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图)

下一篇:肉鸭高死亡病因初探(图)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