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达人

身残志坚,脱贫致富的“领头羊”——刘入源

日期:07-22 作者:佚名- 小 + 大

刘入源是广西博白县江宁镇长江村养羊协会党支部书记,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用一只手开创出了一番养羊事业,并带动长江村和周边村镇近400户贫困户养羊,每年每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前不久,他被评为了“全国自强模范”。

16岁那年,因一场意外,刘入源失去了整个右手手掌。从此,他的人生被彻底改写。“残疾”所带来的伤害,远不止身体的伤痛那么简单。在常人眼中,残疾人“没有未来”,刘入源的母亲也在一个月之内白了头。断肢让他成了别人眼中的“另类”,从那时起,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把残疾的右臂放进裤兜里。

然而,遮掩残疾并不能解决生活的困难。有一天,刘入源的母亲对他说:“别人做不到的,你要做到,别人做得到的,你要做得更好。”他抬起头看着母亲,沉默了,没有回话。但是他在心里默念:“必须要做得比别人更好,否则就一辈子抬不起头。”

于是,刘入源开始学习如何与残疾的身体相处。他用一个月的时间学会了用左手写字、吃饭。他白天在书桌上画,晚上在床上画,吃饭的时候在地上画。他用两个月的时间学会了单手穿针引线、打结、缝衣服。

随着一天天长大,刘入源到了该工作的年龄。几经碰壁之后,他决定自己创业。博白县是广西的生猪养殖第一大县,可猪肉价格远不如羊肉,山羊肉价格是猪肉的三倍。他想,与其养猪,不如尝试养羊,市场需求巨大。可当时博白县并没有规模化养殖山羊的成功先例。村里的老养殖户说:“这里哪能养羊,整天下雨,山羊一淋雨就生病,送给我都不要,养不了。”邻村一个养殖户也劝他:“山羊没有人养成功的,一般养个几头,十几头就养不了。”

风险大,利润高。刘入源想,不做怎么知道做不成?2009年10月,他用全部积蓄买了31头隆林黑山羊,创办了博白县第一个种羊场。他每天划着竹筏过河到草场打草喂羊,想象着自己梦想很快就能实现。可是,正如老养殖户们预料的那样,他的尝试失败了。一个月里,羊一只只地先后死掉,等他背一筐鲜草回来,看到最后的三只羊在地上“睡”着,伸手过去摸,羊身体还热着,可已经断气了。他坐在羊圈里,整整发呆了三个小时,几年的积蓄全部赔光。

第二年,刘入源又向亲戚借了3万元钱,再次引进了31头羊。这一次,他总结上次的教训,改建了羊圈,让羊的粪尿能够分离,减少了堆积发酵,也减少了山羊发病。那段时间,他把床搬到了羊圈里,几乎与羊形影不离。白天,羊吃东西,他就蹲在旁边看,观察记录它们的神态动作;晚上,羊休息了,他也睡在旁边守护着它们,继续观察和照顾它们。在这个被人认为不适合养羊的地方,刘入源一次次尝试,终于破解了规模养羊的难题。

一年后,刘入源的30头羊变成了250多头,山羊出栏以后,他得到了人生“第一桶金”13万元。2011年11月,他又贷款60万元引进努比亚种羊,并进行品种改良。改良后的山羊,个体大,抗病力强,更容易养殖,收益也更大。经过科学方法优化繁殖喂养,他的羊圈成为了玉林市最大的黑山羊养殖基地。

天有不测风云,成功的喜悦还没有维持多久,刘入源的人生再次被改写。2013年夏天的一个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灌进羊场,他的小羊羔全部被淹死,之后,其他的种羊也相继发病而死,他苦心经营多年的成果顿时归零。

看着一片狼藉的羊场,刘入源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多年来,在他的带动下,已经有很多村民走上了养羊的道路,受到这次天灾影响的不止他一家,对于风险承受力差的农户来说,这足以让他们一蹶不振,脱贫成果一夜归零。

农民在脱贫致富过程中,要如何尽量规避风险,不要流汗又流泪呢?刘入源下定决心要闯出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他改变了以往的养殖模式,创新“自主经营、入股分红、托管代养”产业扶贫模式,实现了“启用一个能人、搞活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的综合效应,引进国外努比亚山羊良种,在博白县9个乡镇11个行政村推行试点养殖。采用这种自主经营模式,每户贫困户每年至少纯收入2万元,基本没有养殖风险。

上一篇:脱贫标兵——张世兴

下一篇:李英平:从兽医到“猪司令”携众乡亲奔富路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