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预报

2018年蛋鸡主要流行疫病大数据分析及2019年流行预判

日期:01-25 作者:佚名- 小 + 大

      结合养殖场鸡群临床表现、剖检症状和实验室检测,2018年蛋鸡疾病主要呈以下特点:

1、滑液囊支原体发病率上升,危害程度有所降低

2018年滑液囊支原体发病广泛,随着养殖场对本病的重视,鸡群临床危害程度较往年有所减轻。但要注意隐性感染鸡和病鸡是主要的传播源,接触传播潜伏期一般11-21天,可经空气、饮水等传播,还可迅速传播到相邻鸡舍,而间接传播主要因车辆、用具、人员等流动而人为造成;不同日龄鸡群均可发生,主要集中于40-80日龄青年鸡群,临床主要导致体重、均匀度较差、死淘率及药物费用增加;产蛋鸡群阳性率较高,一旦受到免疫、温差等应激后表现为产蛋浮动、蛋壳质量变差等表现;滑液囊支原体临床发病程度主要取决于鸡群感染率、体质、群体大小、应激等因素,养殖场单栋舍存栏越多,防控难度越大。

防控措施一是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减少应激,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增加批次时间间隔,加强消毒和监测,可降低该病发生机率;二是规模养殖场最好定期采集血清进行实验室抗体检测其阳性率和分析其抗体水平,根据阳性率变化进行监控鸡群,同时选择合适预防;三是鸡群出现临床症状时用药只能控制鸡群带菌感染率,把发病程度降到最低,针对病残弱鸡应直接淘汰;四是临床常用的药物有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但必须认识到,没有一种抗生素可使鸡群中的病原彻底清除掉。

2、重视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控

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在冬、春季节易发,一般在10周龄内易感,青年鸡及产蛋鸡群感染呈增多趋势;鸡群感染后危害严重程度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递减,雏鸡感染主要呼吸道、肾脏病变,部分雏鸡感染后无明显临床表现或一过性呼吸道等,雏鸡感染会影响产蛋鸡产蛋高峰,感染日龄越早产蛋高峰越低或无高峰,产蛋后临床伴随眼观发育较好大量“假母鸡”或“输卵管积水”的大肚子鸡,该现象近年来明显增加;另外随流行株类型不同呈现不同临床表现,有些养殖场产蛋鸡群曾受到野毒攻击,如果免疫较差无抵抗力的鸡群感染会出现产蛋下降、蛋品质降低、一过性呼吸道症状等,有明显的传染过程。

防控措施一是建立有效生物安全体系;二是注意鸡舍温度变化,防止鸡群冷应激,特别是雏鸡阶段保持温度相对稳定;三是减少各种应激反应如疫苗免疫等;四是做好免疫预防接种,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血清型较多,变异较快,疫苗选择与流行毒株一致的疫苗免疫。建议可1-3日龄可使用传支弱毒疫苗进行早期免疫保护、7-9日龄、40-50日龄、开产前可分别加免,其他时间可视实际情况进行增加免疫,免疫过程中可配合两三次灭活疫苗进行免疫。

3、禽流感H9N2明显呈下降状态

与往年相比,2018年禽流感H9N2的野毒感染率明显呈下降态势,但依然是养殖场主要危害疫病之一,结合临床2018年蛋鸡产蛋阶段鸡群感染率最高,临床不同鸡群感染所表现的严重程度差别较大,在禽流感H9感染严重的鸡场,几乎都同时存在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疾病的感染,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存在其他病原体的联合作用会导致鸡群临床表现的多样化,但要注意的是一旦鸡群被感染,就将成为一个潜在的感染源,易在鸡舍或养殖场不同批次鸡群里反复持续感染,当健康鸡群受到强应激后可能会出现感染排毒并表现临床症状。

2018年禽流感H9与细菌性疾病继发感染严重程度整体比往年有所降低,可能原因一是养殖场鸡群有良好的疫苗抗体保护;二是对本病的关注度有所增强,养殖场环境控制方面有所改善;三是对生物安全消毒措施重视程度逐步提高。

4、免疫抑制性疾病在养殖生产中普遍存在

通过2018蛋鸡疾病检测率可看出,如马立克、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检出,此类疾病都属于典型的免疫抑制性疾病,除疾病本身可以造成损失外,更大的损失来自疾病对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的损害,剖检材料的组织学检查可见淋巴组织显著减少或变性;专项检查发现白细胞数量减少或淋巴细胞转化应答能力下降,使机体对其它病原易感性增加。况且,目前临床免疫抑制性病毒间多重感染现象十分普遍,多重感染时期病毒种类较多,危害较为严重。

上一篇:2018年第四季度禽病检测总结

下一篇:2018年肉鸡蛋鸡疫病流行态势总结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