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管理

35个养猪业简明实用的“新概念”

日期:09-19 作者:佚名- 小 + 大

10 抗应激药物

抗应激药物,其实不外乎是一些多种维生素和电解质的添加物。这类物质的添加对于减少现代养猪生产中维生素的缺乏症有一定的作用,但过量的添加往往会影响动物的食欲,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若添加了酸性的电解质则危害更大。抗应激药物的使用也要适可而止,不能盲目滥用。

11 血浆蛋白

美国一家公司早年倡导了早期断奶技术,回首往事,确实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反思,该公司最初提出早期断奶技术的原意却是为了促成在饲料中广泛使用血浆蛋白粉。血浆蛋白的使用提高了营养,但也造就了许多新的疾病。尤其是猪源血浆蛋白的使用,扰乱甚至是破坏了猪机体的免疫功能,自体免疫病和免疫紊乱的出现就不足为怪了。

12 “自家苗”

中国的“自家苗”,其实是偷换了概念,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家苗,充其量只是一些病损组织加上防腐剂所制造出的匀浆物,并没有经过实验室的纯培养过程,其在生产上的实际作用至今无法考证,只是人们侥幸心理的一个产物。

但由于这种物质所造成的猪群免疫紊乱都是呈现给了人们确切的证据,人们不得不怀疑2006年的猪群“高热”与此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该说,使用这种所谓的“自家苗”也与猪群近年来PSY的下降有一定的关系。

13  药物保健

“加药保健”或者称为“药物保健”,一个极其荒诞的概念却统治了养猪业很长一段时间。药物的大量使用,尤其是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是现代养猪业中最大的诟病之一。抗生素在消灭了一部分细菌的同时,也培养了大量的耐药菌株。

药物可以使养猪业取得短暂的经济利益,但对行业的危害却在与日俱增。大量依赖抗生素的猪场在不断出现,抗生素已经成了现代养猪业中的“毒品”。

14  加药断奶

为什么要实行加药断奶?推测该技术可以让仔猪接触环境时,将环境中即将进入仔猪体内的病原杀死,防止病原体进入仔猪体内。

在实验室中,这样的假设经过验证,是很成功的。但经过十几代猪的生产验证,却发现仔猪的饲养难度在逐渐加大,猪的免疫容量在逐渐下降,其对疫苗的反应敏感度大不如从前。加药断奶与加药保健对养猪业的危害有异曲同工之效。

15 零时免疫

零时免疫,也称为超前免疫或乳前免疫,该做法的出发点就是为了避免所谓母源抗体对疫苗的影响。在仔猪未吮乳之前免疫,理论上看,好像避免了母源抗体对疫苗的干扰作用。但实际上,疫苗进入机体后,要经过机体很长时间的处理过程,疫苗中的抗原才能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学的反应。生物学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跟物理化学反应那样简单。

现在的人们往往根据疫苗接种后抗体的升降来评价疫苗的效果,其实这是非常片面的标准。在某些病原体的作用下,往往是抗体滴度越高,机体受到的损伤越严重。

零时免疫的采用,造成了机体产生对猪瘟疫苗毒和猪瘟病毒的免疫麻痹现象,此时,猪瘟疫苗毒和猪机体和平共处,即使感染猪瘟病毒,猪也不再出现临床上可见的猪瘟症状,但这些猪只却成了长期的带毒者。这些带毒的猪对整个生产体系来说,可以说是后患无穷。可以说,零时免疫的采用是造成中国猪病日益复杂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一篇:秋季养猪户应该注意的七大问题

下一篇:不同类型猪对水的需求量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