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病

布鲁氏菌病及其防治

日期:08-16 作者:佚名- 小 + 大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患病的牛、羊等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布鲁氏菌病对畜牧业危害较大,如果牛群感染了布病,发生流产、子宫炎、乳房炎、产奶量减少70%以上。因此,有效预防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对维护广大养殖户的利益,保护人民健康,具有现实意义。

一、布鲁氏菌的病原学特点

1、布鲁氏菌的生物学特点

布鲁氏菌分布的地区较广,寄生的寄主也相当广泛,既可以感染人和多种家畜,又可感染60多种野生动物。布鲁氏菌属细菌有6个种19个生物型组成。其生物学特点:

(1)布鲁氏菌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2)布鲁氏菌对感染宿主有一定的选择性,某种布鲁氏菌经常感染的宿主,最适合其在体内寄生、繁殖、致病较重,这样的宿主称为最适宿主,如牛种布鲁氏菌感染牛,牛就是其最适宿主,如因偶然机会其感染了羊或猪等其它动物,这些宿主被称为转移宿主。

(3)干扰现象:在感染人和动物的过程中,布鲁氏菌属内存在种间干扰现象,即毒力强的菌种能干扰毒力弱的菌种。布鲁氏菌在其最适宿主体内能干扰非最适菌。

2、抗原结构。布鲁氏菌抗原结构复杂,主要成分是脂多糖和高度特异的外膜蛋白。脂多糖包含3种成分:多糖O抗原、核心多糖和类脂。外膜是细菌细胞与外环境分界的屏障,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结构,其成分是磷脂中嵌入一组特异蛋白。依布鲁氏菌不同种型特点、毒力和内毒素特性及氧化代谢类型等多种因素综合判定表明,不同种型布鲁氏菌抗原结构和成分间具有一定关系。

3、细菌素。细菌素是细菌在代谢过程中通过核糖体合成机制产生的一类具有抑菌活性的多肽或前体多肽。对布鲁氏菌细菌素的研究还很肤浅,但已证明不同种型的S型和R型的某些布鲁氏菌株能产生细菌素,而抑制效应除细菌种属有特异性外,同属菌株的敏感性也有不同。细菌素虽不属于细胞壁的成分,但与细胞壁表面的感受性有关。

4、致病性。布鲁氏菌属细菌大多数种型对人畜是有致病性的,对人畜皆有致病作用的是羊种菌、牛种菌、 猪种菌和犬种菌,只对畜有致病对人无致病的只有绵羊附睾种,对人畜皆无致病的是只在野生鼠类中寄生的林鼠布鲁氏菌。布鲁氏菌对人的致病性顺序是羊种 >牛种 >猪种 >犬种。布鲁氏菌致病毒力因子的物质基础是 LPS,OMP和某些毒力相关因子。①LPS是由 O抗原多糖、核心多糖、类脂 A三部分组成。②OMP是外膜蛋白质。布氏菌可通过人类皮肤、 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而感染。

二、流行病学

布鲁氏菌对热反应较敏感,其在 70 ℃加热条件下保持10 min 即可死亡,在阳光下经 1 d 的直接照射可致死;如果病料腐败,则其会很快丧失活力。该菌对一般常用消毒药的抵抗力较低,可很快失去活力。一般,母畜较公畜易感,成年家畜较幼畜易感。该病主要通过病畜进行传染,病畜子宫、胎膜、乳腺、睾丸、关节囊等处常有布鲁氏菌寄生。该菌随乳汁、精液、脓汁排出体外,母畜流产时排出的菌量较多。因此,该病大规模发生的时间主要是产仔时期以及畜群大批流产时,此时传播也较快。该病可接触传播,直接接触如交配和间接接触如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用具等以及昆虫等作为间接传播媒介。也可通过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感染率感染,感染途径较多。

三、临床症状

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者 2 周,长者可达半年。

牛、羊、猪布鲁氏菌病症状基本相似,多数病例症状表现不明显,为隐性感染。有些病畜会出现关节炎、滑液囊炎及腱鞘炎,多数关节肿胀疼痛的不多见,只在个别关节(特别是膝关节和腕关节)出现,导致病畜跛行,严重的病畜关节硬化和骨关节变形。

上一篇:2013年以来人间最新H7N9发病数据

下一篇:牛结核病的传播与控制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