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病

布鲁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日期:08-20 作者:阳光畜牧网- 小 + 大


    布鲁菌的病原学诊断除通过病料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外,已有用过氧化物酶标记或荧光标记的特异性免疫染色检验技术。DNA 探针和PCR 技术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病原诊断的实用方法。已有一种叫做野外脉冲凝胶电泳的技术用于布鲁菌病原鉴定,这种技术可以鉴别布鲁菌各个种[12]。
4.2 血清学诊断
    一直以来对于布病的诊断多采用血清学试验,主要检测血清或乳汁中的抗布鲁菌抗体。自Wright等建立试管凝集反应后[13],血清学检测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和改进,包括各种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试纸试验、标记抗体技术以及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灵敏度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常用的方法有平板凝集法(PAT)、试管凝集法(SAT)、含巯基化合物处理血清后的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CFT 分为两大类,即温CFT 和冷CF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
4.3 其他诊断方法
    乳汁环状试验,皮肤过敏反应,分子生物学诊断,最新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有DNA 同源性研究,DNA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图谱分析,PCR 扩增,核酸探针检测技术。
5 防控措施
    布鲁菌病的防控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以监测、检疫、扑杀阳性牲畜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5.1 预防接种疫苗
    预防接种目前使用的活疫苗有牛布鲁菌19号苗,猪布鲁菌S2菌苗,羊布鲁菌M5菌苗,灭活苗有M111(无凝集原性非光滑羊种菌)等疫苗[14]。
5.2 其他防控措施
    布鲁菌病防治要贯彻以畜间免疫、检疫、淘汰病畜和培育健康畜群为主导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只有控制和消灭畜间布鲁菌病,才能防止人间布鲁菌病的发生,最终达到控制和消灭布鲁菌病的目的。由于地区布鲁菌病控制规划受区或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故其防控政策的实施也不尽相同。
5.2.1定期检疫家畜 疫区内各种家畜均属被净化(检疫)对象,羊4月龄、牛8月龄以上检疫为宜,接种过菌苗的动物也应在免疫后12个~36个月时检疫,每年至少2 次。对检出的病畜一律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非疫区的易感家畜应进行净化和监测,特别是进出境的动物要严格按照政策执行,检测出来的阳性牲畜一律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5.2.2 隔离或淘汰病畜 我国布鲁菌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羊、牛和猪,其次为鹿、犬等。应本着尽量减少病畜数量、合理控制流动、避免混养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采用扑杀或隔离饲养的方法处理病畜。
5.2.3 建立健康畜群 在经济状况允许的地区,可对畜群实施先净化后监测的防控措施;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采取培育健康畜群措施,以减少经济损失。
5.2.4 切断传播途径 家畜的流产胎儿、胎衣应在指定地点深埋或焚烧,不要随意丢弃,以防污染环境或被其他动物采食而引起布鲁菌病传播;被污染的场地,应立即彻底消毒;来自疫区的皮毛应在收购地点进行消毒、包装后方可外运;人工授精应选择健康种公畜的精液;奶和奶制品应加热后食用;家畜粪便须经生物热发酵消毒。
5.2.5 人的防护和预防接种 布鲁菌病是人的职业病,家畜接生助产人员、屠宰工、畜牧兽医人员、从事布鲁菌病防治科研和生物制品的研究人员,以及长期接触布鲁菌病的各类人员,必须严守防护制度,在工作时应穿工作服和胶靴、带口罩和乳胶手套等。
    上述受布鲁菌病威胁的人员,经布鲁菌素皮内变态反应和血清学检查为阴性者,可接种104M 冻干活菌苗,免疫期1年,第2 年可复接种1 次,以后不需再接种。
6 结语
    一个世纪以来,由于布鲁菌病在公共卫生意义上的重要性,一直备受人们所关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对本菌的研究,但我们仍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随着本菌的基因测序的开展,需进一步解释各基因的编码功能,以及编码产物的生物学活性,特别是与本菌致病性有关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研究,这对于阐明本菌的致病机制及本病的防治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本菌为复合染色体,因此,染色体的分离和分配是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二是布鲁菌病新型菌苗的研究。尽管布鲁菌弱毒菌苗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布鲁菌的传播,但由于这些活疫苗具有的残余毒力和毒力恢复的特性,使其在应用上的安全性得不到充分保障。因此,新型高效菌苗的研究仍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三是对本菌可能出现的变异株,要保持较高警惕,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四是如何改进培养基的成分和培养方法,以解决布鲁菌培养中普遍存在的不易生长、检出率低的问题。五是自然感染和人工免疫的血清学鉴别诊断方法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使其能达到操作简便、快速、敏感、特异性高的要求。六是在布鲁菌病流行的地区应及时采取先检疫后免疫的防控措施,当疫病得到有效控制时再实施净化措施。在无疫病区应采取监测、检疫和扑杀的防控措施。七是建立无布鲁菌的种畜和商品畜基地,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种源。

上一篇:人兽共患病病原对人感染的预防措施

下一篇:人旋毛虫病的防治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