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牧市场 > 预测分析 > 文章

淡季不淡 猪价走强可期

时间:2024-05-15    点击: 次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节后生猪盘面一改颓势,各合约价格均有明显上涨。在期价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养殖端看涨情绪逐渐增强,上周后半周猪价出现明显反弹。

价格的背后是供求关系,生猪供求的关键在产能。在市场信号和产能调控的作用下,生猪产能高位回调。据统计,一季度全国猪肉产量1583万吨,同比下降0.4%。从能繁母猪存栏量看,3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7.3%,连续9个月回调,相当于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2.4%,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3月份以来,生猪市场供需关系加快改善,价格企稳回升,养殖亏损减轻。在经历了漫长的猪周期底部后,行业终于迎来了曙光。

生猪价格企稳回升的实质是由过去的行情低迷逐渐进入供需基本均衡、良性循环,原因主要是前期能繁母猪去产能效果显现。尽管当前处于传统淡季且消费端无明显利好,但此前去产能导致现阶段生猪供应减少。鉴于能繁母猪存栏量、中大猪存栏量和新生仔猪数量都呈下降趋势,业内普遍预计二季度生猪市场供需关系将进一步改善,生猪养殖可能实现扭亏为盈。可作为例证的是,3月末全国规模场的中大猪存栏量同比下降3%,中大猪存栏量对应2个月内的生猪出栏量,这预示着二季度的生猪上市量将有所减少。

3月中旬以来,肥标猪价差持续走弱,标猪增重的利润空间迅速收窄,边际增重利润由正转负,倒逼养殖企业降重出栏,4月生猪供应量和猪肉供应量均明显增加,猪价迎来第一波压力测试。从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大中城市生猪出场价来看,4月猪价整体平稳运行,即便存在集中出栏现象,猪价也未出现下跌,这进一步验证了生猪供需基本面确有改善,增强了市场信心。经过这轮压力测试的价格,会成为后市猪价新的起点,一旦供需基本面继续好转或市场情绪增强,猪价就有望开启新的上涨。

猪肉消费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简单来说,每年春节过后的2月至3月是一年内猪肉消费的最低谷,4月至8月猪肉消费逐渐恢复,9月至次年1月猪肉消费持续向好,并在春节前一周达到顶峰。时间已至5月,猪肉消费逐渐回归到正常水平,为猪价提供了一定的积极支撑。

供应偏紧是5月上旬猪价偏强的原因之一。受五一假期影响,养殖端出栏有限,假期后生猪供应恢复缓慢,整体呈小幅震荡增加态势,卓创资讯监测5月样本企业日度平均出栏量为12.00万头。而需求相对平稳,样本企业日度屠宰量在15.83万头左右的水平上小幅震荡。同时,经过4月猪价震荡下跌、5月上旬猪价上涨后,养殖端看涨预期增强,北方二次育肥热度提升,截留部分猪源,下游收猪难度较大,北方猪价上涨,南方跟涨。二者共同支撑5月上旬猪价上涨。

五一假期猪价走跌预期落空后,在以上三个维度的利好支撑下,生猪期货价格强势反弹。展望后市,首先,我们认为前期能繁母猪产能去化的影响仍在发酵,且进入四季度后生猪消费会明显增加,猪价仍有上涨空间。其次,今年产业各环节参与主体更加理性、谨慎,市场投机情绪明显减弱,且其他蛋白(牛肉、羊肉等)价格处于近几年较低水平,或部分替代猪肉消费,因此我们认为本轮猪价上涨速度、高度和波动幅度大概率不及2022年。最后,从长期来看,如果猪价上涨后,市场出现一致性增重行为,将导致大量供应后置的问题,这是需要警惕的。一旦三季度养殖端持续大面积压栏增重,则四季度猪肉供应量会大大增加,限制四季度猪价上行高度甚至促使猪价走弱。

上一篇:蛋价仍呈震荡下行趋势

下一篇:2023-2024年度玉米价格波动及影响因素调查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